显然,中国是亚洲增长的核心力量。
依托龙头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,以异质结、钙钛矿、Topcon等下一代光伏产品为重点,强化光伏电池、组件等关键技术的迭代突破,抓住产业变革先机,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,借势做大做强。在龙头企业带动下,重点引进正反银浆、铝框、背板、EVA热熔胶膜等生产企业,增强我省光伏产业配套能力。
健全我省光伏产业联盟组织功能,对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、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国内外行业组织,推动省内光伏企业与行业龙头的深度交流合作。四、保障措施(一)强化政策指导。三、重点任务(一)龙头企业引领工程。力争到2022年,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30亿元。我省光伏制造业坚持自主技术创新,晋能科技、潞安太阳能年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。
加快晋能控股等省属国有企业重组进程,改革国企内部的新建项目、技改项目审批体制,以满足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,并加快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.3GW高效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、潞安8GW光伏182、210大电池等在建、拟建项目的落地实施。2019年我省光伏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.0亿元,同比增长36.15%。虽然有关部门和一些企业家表示过担心产能过剩问题,可能到明年年底、后年会有巨大产能释放。
浙江省义乌市市委常委、信息光电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虞秀军认为,光伏在义乌发展是无中生有的一个表现。光伏行业完全可以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,王勃华说。在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倒逼下,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都要面临重新调整。这样下来,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。
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发电侧的平价上网,应该说政策在里面起到很大的作用。他表示,首先是扩产的单体规模在扩大,其次是扩产基本上都以头部企业为主,技术是先进的,还有扩产是密切结合技术的,包括单晶、PERC电池、硅片尺寸的调整等等。
今年前三季度我们进口了7.2万吨,去年全年是14万吨。在两个五年计划交替的时间点,来自主管部门这样的信息无疑给了行业巨大的信心。很多企业都是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。王勃华介绍,产量增长最多的硅片,超过2倍,电池片增长也接近2倍。
从三头在外做到三个第一,有人问这样的行业不止一个,光伏产业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?王勃华总结的原因,首先就是中国拥有全球现在最好的有利于光伏发展的政策环境。十四五拉长长板在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度大会上,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,202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都具备了平价上网条件,今年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.4亿千瓦,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。他估计,如果那样,光伏大概要做到每年新增90GW。再加上之前中国在联合国宣布的,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进口数据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。现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。
首先是义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,其次也是内外互动的结果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十三五期间,国内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四个主要环节的产量全部翻倍。
产能过剩疑问关于十四五,王勃华认为,到2025年,可再生能源在新增发电装机中占比将达到95%,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占比将达到60%。除了数字增长,光伏市场已经发生的一些结构性变化,也传递出正面的信号。事实上,除此之外,光伏行业还承担着另一个重要任务,要拉长长板,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,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,持续增强全产业链优势,提升产业质量,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,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。要打造世界最大的产业集群,义乌的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很宏大。中国广核(2.810, 0.04, 1.44%)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路平介绍,广核新能源初步规划,十四五的光伏发电总体目标是不低于1200万千瓦,整个新能源不低于2000万千瓦。他表示,十四五期间,一般预计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是70GW,乐观预计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是90GW。
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,地方政府的态度也愈加积极,比如,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义乌。他表示,选择吸引光伏产业进驻,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,是义乌市委市政府经过多轮筛选慎重研究的结果。
他特别指出,一直以来,光伏出口较多依赖国际市场政策变化,现在出口市场分散度提高了,行业在国际市场的抗冲击能力提高了。王勃华认为,十三五期间硅料从40%左右需要进口下降到20%左右,今年估计这个比例还要往下走。
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十三五期间,多晶硅价格下降了24.9%,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价格下降都超过50%,系统价格也下降了接近五成。任育之表示,如果实现一毛钱一度电目标,光伏发电将与储能、氢能等技术结合,大大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,从而深刻改变我国能源格局。
对于光伏的消纳,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认为,未来光伏、风电等新能源如何参与电力市场将是十四五期间要共同研究的问题。王勃华认为,即使今年遭遇疫情,产业仍然表现出了顽强的韧性。他透露,十四五期间,义乌会继续以项目为主、技术为核心进行光伏板块招商引资,加大对头部企业的支持力度,把产业链丰满起来。他还表示,除了传统的集中式和分布式以外,光伏+工业、光伏+建筑、光伏+交通,光伏+通信,都要加速进行能源转移,都是未来的市场,以后跨界布局会越来越多。
对于未来五年,他表示,首先要持续推动光伏发展技术进步,促进产业升级和成本持续下降。仍然在增长,前三季度除了组件增长了6.7%以外,其他的都是两位数增长。
户用光伏在十三五也实现了快速增长,尤其是单机容量增加很多,单户装机平均已经达到18.9KW。而且这种上市是全产业链的,光伏设备企业,专用材料企业等也纷纷上市。
义乌有商贸和物流基础,经济外向度高,虞秀军表示,光伏产业前景光明,也比较适合义乌的特点,是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。他还透露,十四五期间,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。
王勃华认为,在更乐观的情况下,如果保证最后碳中和留有时间余地,最好能在2024年,也就是提前一年就实现非化石能源20%的目标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十三五开始到今年的三季度,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800亿美元左右,王勃华断言,到今年年底肯定要超过800亿。据悉,国家能源局也在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的规划基础上,重新考虑有关问题,要大踏步的提高。他说:简单统计了一下,大概国家级的政策就有90个左右,平均每年15个到20个,这样的政策出台密度说实话还真是没有碰到过,就这么一个专门的行业。
一连串利好政策出台,对于光伏产业来说,是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性机遇。过去我们的市场一大半在欧洲,欧洲的一大半在德国,所以国外市场的稳定特别差。
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:到2030年,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%以上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%左右,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,风电、太阳能(4.680, 0.14, 3.08%)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这样说起过去的五年。
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硅料一直以来是进口的,我们原来是100%进口,但是现在进口在快速下降。王勃华介绍,据统计现在超过GW级规模的已经有15、1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,换句话说,现在市场分散度在提高,稳定度在提高,东方不亮西方亮。